问题 | 渎职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渎职罪在《刑法》中被列为一章,包含37项具体罪名,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立案标准包括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和重大损失等。具体罪名需要参照相关解释进行甄别判断。 法律分析 渎职罪在《刑法》中单独被列为了一章,所以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刑事犯罪,而是其中分为了很多具体的刑事犯罪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等等共计37项具体罪名。对于渎职罪类的犯罪的立案标准大致可作如下总结: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渎职罪根据每一项具体罪名都有有针对性的立案标准,所以需要知道具体涉嫌什么罪名,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进行一一甄别、判断。 拓展延伸 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渎职罪的构成要件是指在特定职务上的人员,以违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导致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或过失,即犯罪人有意或疏忽导致损害发生;客观方面的违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即犯罪人在特定职务上的行为或不作为;以及因此导致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害。具体的法律规定包括《刑法》第385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等。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确保公务人员履职尽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渎职罪在《刑法》中并非单独构成一项刑事犯罪,而是包含了多个具体罪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于渎职罪的立案标准可概括为: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或重大损失等情形。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故意或过失、违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并导致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受损。这些构成要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确保公务人员尽责履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