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广州投入3000万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释义
    5日上午,广州民间金融街管理委员会联合广州民间金融研究院在广州民间金融街互联网金融孵化中心举办第五期长堤金融沙龙活动,探索知识产权融资中的法律风险问题。笔者获悉,为充分调动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市财政已投入3000万元,设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瓶颈▶▶知识产权融资面临两大法律风险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明、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曹明星作为主讲嘉宾,就沙龙主题与民间金融街入驻机构的50余位从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民间金融企业在业务开展中如何识别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风险并有效防范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知识产权是中小型企业所拥有的最大财富,近年来已经日益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然而,相比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知识产权质押的融资方式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报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示范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示范,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式进入官方视野。
    杨明就知识产权融资中的法律风险问题做了主题演讲。他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的法律风险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权利本身的瑕疵,例如专利权欠缺三性、著作权侵犯在先的著作权、商标权侵犯在先权利等。
    二是权利存续期间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例如技术进步导致的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下降,被他人侵权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人的许可、转让行为给质权人带来的风险等。同时杨明教授还对知识产权融资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知识产权融资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质权实现的困难。正是以上的风险和难点,导致了在实务操作中,我国知识产权融资运用并不广泛,许多小微企业依然难以解决其融资难问题。
    破题▶▶构建成熟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主题演讲中,杨明还针对知识产权融资中的风险和难题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讲述。
    脱离知识产权客体而对知识产权本身所进行的资本化运作越来越受重视,知识产权的融资功能的发挥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如何构建起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机制,以规范好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的运营。杨明认为,破解知识产权融资的终极目标是构建成熟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并建立健全支撑该市场良好运转的配套机制。具体包括政府政策、权利质权制度、评估机制、保险制度、信用机制五个方面。
    在政府政策方面,杨明建议,针对技术研发企业的激励政策,对于质量过硬的专利技术(通常就是指市场化程度高)给予奖励,同时在其利用专利权进行质押贷款时给予贴息待遇,由于这些激励创新的政策实际上是对优质专利权的奖励,因而也会增强发放贷款的银行的信心。
    而针对商业银行的激励政策,即对那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展良好的商业银行,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是经营上的优惠待遇,以激励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
    此外,他还提出,在政府建设信用机制的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当注重建设自己的信用机制,为贷款人建立信用记录。
    据了解,广州民间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是广州民间金融街公共服务配套机构之一,由街内海印小贷、广永小贷、民兴小贷等6家骨干企业发起设立,现有研究专家35名,全部为博士以上学历,并与全国十余所高校50多名专家存在合作关系。
    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融资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资源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融资,狭义上讲,是指企业利用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作为担保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业者申请贷款。广义上理解为知识产权资本化,即企业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本,开展投资融活动、债务融资、交易融资、股权融资等。知识产权的融资行为包括质押贷款、知产引资、技术入股、融资租赁等。知识产权质押一直以来被视为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方式,然而,除了少数银行以此作为信贷增信辅助手段,其他金融机构一直很少涉足。
    一、中小企业融资法律风险有哪些
    在中小企业融资类型中,最为常见也最为典型的融资方式是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而企业在进行这两类融资时,可能会引发一些刑事法律风险。
    1、民间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民间融资可能是几种融资方式中风险最大的,其最主要的风险在于,与非法集资之间只有“一纸之隔”。民间融资沦为非法集资的风险具体有两种:
    (1)构成集资诈骗罪;
    (2)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银行贷款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向金融机构贷款仍然是当前我国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主要渠道。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信用低、财务管理混乱、固定资产少、经营活动不透明、财务信息不公开等问题,这些恰好与银行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收益性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审查监督时成本明显增加,由此导致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为了减小自身的风险,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往往设置了更为严苛的标准和程序,以致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难度大大增加。中小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资金,在融资过程中可能会不择手段,采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等方式骗取银行贷款等,由此而引发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高利转贷罪、合同诈骗罪的刑事法律风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