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信息被别的公司盗用,用我的信息发工资逃避个人所得税20个月怎么处理 |
释义 | 个人信息被盗用于公司偷税漏税,当事人可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相关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规定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将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被盗用于公司偷税漏税,当事人可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个人信息被盗用,如何保护隐私并追回损失 个人信息被盗用后,保护隐私和追回损失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立即采取行动,报案并通知相关机构,如银行和信用卡公司,以冻结账户和取消卡片。同时,更改所有在线账户的密码,并启用双重身份验证以增加安全性。 其次,与律师咨询,了解法律权益和追回损失的途径。律师可以帮助您起草信函并向相关公司或个人发出警告,要求停止盗用个人信息并追回经济损失。 此外,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也是必要的。定期检查信用报告,监测不寻常的活动。避免在公共场所使用不安全的Wi-Fi网络,并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保护个人设备。 最后,保持警惕,定期检查银行和信用卡账单,及时发现和报告任何可疑的活动。同时,教育自己和家人有关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最佳实践,以减少个人信息被盗用的风险。记住,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持久的任务,需要不断的警惕和行动。 结语 保护个人信息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时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护。当个人信息被盗用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行动,报案并通知相关机构,同时寻求律师的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我们还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定期检查账单并教育自己和家人有关网络安全的知识。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的持续关注和努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十五条 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的身份、金融账户信息。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个人转让不动产的,税务机关应当根据不动产登记等相关信息核验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登记机构办理转移登记时,应当查验与该不动产转让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个人转让股权办理变更登记的,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应当查验与该股权交易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 有关部门依法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遵守本法的情况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激励或者惩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