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进行国际招投标活动时,应当特别关注涉及到的主体国家法律的适用问题。因为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可能会对合同的履行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对合同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参与招投标活动过程中,应当认真研究主体国家法律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对于具有争议性的条款和规定,应当事先征得当地法律专家的意见。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合同是自愿订立的法律文件,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履行各自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当事人应当按照诚信原则履行合同义务,保障合同的履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第六条:涉外民事关系的适用,适用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若没有国际条约,适用当事人共同选择的适用法律;没有共同选择,适用与当事人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法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处理。 在招投标活动中,如果对主体国家的法律适用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争议产生。因此,当事人应当重视与当地专业法律顾问沟通,了解当地法律能力,合理规避风险,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