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流转的五种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包括转包、出租、借用、互换和转让。流转需遵循自愿原则,备案并签订合同。流程包括申请、审核、发布信息、洽谈、签订合同、发证、归档和跟踪。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确保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不同流转方式需注意不同事项,流转期限不能超过承包期限剩余期。 法律分析 一、土地流转的五种形式有哪些?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类型为土地互换、出租、转包、借用、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要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并经过乡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签订流转合同。 1、转包 转包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转包人对土地经营权的产权不变。受转包人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权,获取承包土地的收益,并向转包人支付转包费,转包无需发包方许可,但转包合同需向发包方备案。 2、出租 出租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 3、借用 借用是出借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借给他人使用。借用是一种无偿合同,借用人无需向出借人支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费。 4、互换 互换是农民为了耕作方便或出于其他考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人处换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方不能与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 5、转让 转让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拥有的未到期的土地经营权,经发包方许可后,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一种行为,并与发包方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 入股是农户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的形式组织在一起,从事农业生产,收益按股分红,是一种具有合作性质的流转形式,而不是入股组成公司从事经营。 二、农村土地流转流程: (一)提出申请。 (二)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登记。 (三)流转双方信息的发布。 (四)流转双方组织洽谈。 (五)流转双方签订合同。 (六)全面审核通过后发证。 (七)资料归档。 (八)跟踪土地流转后的情况。 农村土地的流转,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国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也是为了土地不撂荒,让土地得到更好的综合利用。然而,区分于不同的流转方式,实际需要当事人注意的地方也有所不同。另外,将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当事人约定的流转期限是不能超过该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结语 农村土地流转的五种形式包括转包、出租、借用、互换和转让。流转土地需要遵循农户自愿原则,并备案、签订合同。其中,转包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的土地租赁;出租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外部人;借用是出借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借给他人使用;互换是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给内部其他人使用;转让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未到期的土地经营权转移给他人。农村土地流转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核、发布信息、洽谈、签订合同、发证、归档和跟踪。农村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四章 沙化土地的治理 第三十一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组织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在自愿的前提下,对已经沙化的土地进行集中治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投入的资金和劳力,可以折算为治理项目的股份、资本金,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给予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七十一条 国家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给予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 使用已经沙化的国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享有不超过七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具体年限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使用已经沙化的集体所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治理者应当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具体承包期限和当事人的其他权利、义务由承包合同双方依法在土地承包合同中约定。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根据土地承包合同向治理者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保护集体所有沙化土地治理者的土地使用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