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竞业协议怎么签才有效 |
释义 | 签订有效的竞业限制协议,具体根据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 一、是否存在合意,也就是是否在劳动合同上有竞业禁止约定或者单独的竞业禁止协议,如果都没有,仅仅凭借企业规章制度、或者员工手册上的竞业禁止条款。 二、竞业限制的期限是否合理。超过两年的部分按照法律是不予保护的。当然了,不是基于劳动合同的,基于类似a轮b轮等融资协议约定的,不受两年期限的限制。 三、限制主体的范围,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例如一些并不涉及敏感岗位的人员,对于他们的竞业限制协议是无效的。 四、竞业限制补偿金的金额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低于的部分是无效的,劳动者可以要求补足,但一般法院认定竞业限制协议无效。 综上四点,来先看看你的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 风险提示:竞业禁止是指为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员工依法定或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公司董事、经理竞业禁止制度和竞业限制虽有着密切联系,但二者在实质上还是有较大区别。 1、义务的性质不同:前者是法定义务,已有法律明文规定在先,只要是董事、经理,就必须履行竞业禁止的义务;后者是约定义务,只以约定为前提,如事先无约定,择业就不受限制。 2、承担义务的主体不同:前者是中规定的董事、经理,部门经理而普通员工无需承担义务;后者是公司的员工都可以成为竞业限制的对象,其中是包括董事、经理,部门经理的。 3、承担义务的时间不同:前者是董事经理任职期间,后者是与原单位以后的若干时间。 4、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前者是侵权责任,后者可能是违约责任,也可能是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用人单位需要区分竞业禁止和竞业限制的区别。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