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发工资能否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
释义 | 劳动者可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工资纠纷,申请时效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申请仲裁不受时效期限限制;若劳动关系终止,应在终止后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法律分析 可以,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就工资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及注意事项 劳动纠纷是在职场中常见的问题,当遇到劳动纠纷时,有几种解决途径可供选择。首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寻求互惠互利的解决方案。其次,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纠纷。劳动仲裁是一种公正、快速、低成本的解决方式,适用于不发工资等劳动权益纠纷。此外,还可以考虑提起劳动诉讼,通过法院审理来解决纠纷。在解决劳动纠纷时,需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遵守法律程序,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性,以和平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结语 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及注意事项 劳动纠纷常见,解决方法多样。首先,双方可协商和解,寻求互惠解决方案。其次,可选择劳动仲裁,公正快速低成本,适用于工资等权益纠纷。还可提起劳动诉讼,通过法院审理解决纠纷。解决纠纷需保留证据,咨询专业律师,遵守法律程序,保护权益。最重要的是冷静理性,和平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良好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