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检察院要求家属提交保证书,究竟意欲何为?
释义
    取保候审保证书的主旨是为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一种不需要拘留的灵活措施,以保证诉讼程序顺利进行。保证人需年满18周岁,有政治权利、固定住处和收入,并与本案无牵连,有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保证人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亲属等,但必须确保被保证人能够接受传讯,否则保证失效。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保证书是保证人出具的保证取保候审人随时听候司法机关传唤、审讯的法律文书。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主要适用于罪犯轻微、社会危险性不大、不需要逮捕或者有其他特别情况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这类人,只要有人愿意担保,就可以不采取刑事拘留的手段,而采取灵活的措施,保证诉讼程序的进行。关于保证人的资格,法律规定,保证人必须年满18周岁,有政治权利,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与本案没有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因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父、母、兄、弟、姐、妹等均可作保证人。确保被保证人接受传讯的能力,否则,保证就将失去作用。
    拓展延伸
    检察院要求家属提交保证书,引发争议:背后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一些人认为,检察院要求家属提交保证书的真正意图可能是为了确保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不会逃避法律责任,保证案件的顺利进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要求可能是为了施加压力,迫使家属主动配合调查,或者是为了在案件中寻求更高的定罪率和判刑力度。
    背后的真正意图可能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检察院可能希望通过这一要求,向社会传递出严厉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信号,以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其次,这种要求可能是为了确保案件的证据完整性和可信度,避免家属对案件进行干扰或破坏。此外,检察院可能还考虑到了家属在案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他们可能具有重要的证人或相关信息,要求他们提交保证书可能是为了确保他们的合作和诚实度。
    然而,这一要求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一些人担心,这种做法可能会侵犯家属的权益,使他们在案件中处于被动地位。还有人担心,这可能会导致家属的不必要压力和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对案件的公正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这一要求背后的真正意图,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同时也需要权衡各方的利益,确保公正、合法、透明的司法程序得以维护。
    结语
    取保候审保证书作为一种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为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替代刑事拘留的手段,以保证诉讼程序的进行。然而,最近检察院要求家属提交保证书的举措引发了争议,背后的真正意图值得深入思考和讨论。我们应权衡各方利益,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合法和透明,同时保护家属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