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审败诉后不服怎么办 |
释义 | 二审判决后,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选择三种解决途径。第一种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申请时效为六个月,但即使申请再审,判决和裁定的执行不会停止。第二种是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如果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损害了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会提出抗诉。第三种是向人大信访部门反映问题。以上是三种不服二审判决的解决途径。 法律分析 二审判决后不服的有三种解决途径: 1、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3、向人大信访部门进行反映。 拓展延伸 上诉二审败诉后的救济途径及建议 上诉二审败诉后,您仍有几种救济途径可选择。首先,您可以考虑向更高级别的法院提起上诉,寻求对原判决的复审。此外,您还可以考虑申请再审,如果您认为原判决存在重大错误或违法行为。另外,您还可以考虑寻求司法救济,例如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裁定或判决。此外,您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在决定采取哪种救济途径之前,建议您仔细评估案件的法律依据和证据,以及各种救济途径的优劣势,并与专业律师进行充分讨论和咨询,以制定出最合适的应对策略。 结语 在二审判决后不服时,您有三种解决途径。首先,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诉讼时效为六个月,但申请再审不会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其次,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应提出抗诉。最后,可以向人大信访部门反映问题。在选择救济途径前,建议您仔细评估案件的法律依据和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以制定最合适的应对策略。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