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吸毒案底有什么影响 |
释义 | 《戒毒条例》第七条规定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不受歧视。同时,个人信息应依法保密。对戒断3年未复吸的人员,不再实行动态管控。吸毒案底会影响戒毒人员的生活,被纳入动态管控或要求社区戒毒,并定期接受检测。成功戒毒后三年才可以申领驾驶。吸毒人员在回归社会后面临诸多困境,如心瘾困扰、复吸困扰、违法困扰和家庭支持不足等。良好的家庭支持对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至关重要。 法律分析 根据《戒毒条例》第七条规定,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对戒断3年未复吸的人员,不再实行动态管控。吸毒的案底影响如下: 1、吸毒以后会被警方纳入动态管控、责令社区戒毒,入住宾馆会有警察查房、要求定期检测。 2、在成功戒毒后三年才可以申领驾驶。 3、即使是取消动态管控,吸毒记录也不会消除,仍是警方重点控制的对象。 4、吸毒的都要受到行政处罚,会有违法记录存在,会在一定程序影响自己的生活。 扩展资料: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困境 1、心瘾困扰戒毒人员生理脱毒后,躯体依赖基本消除,但还有稽延性反应,心理上无法摆脱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产生的特殊精神效应。 2、复吸困扰复吸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所致,吸毒人员戒毒经历相似,出所后容易与毒友又走到一起。 3、违法困扰吸毒和犯罪在某种程度上是孪生兄弟,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家庭成员的远离、亲情的缺失、朋友圈的引诱,极易走上复吸道路。 4、家庭支撑毒品不仅破坏个人健康,对家庭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家庭在戒毒人员身心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够增强戒毒人员与毒品作战斗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内心的强大能量; 5、信心支撑经过脱毒治疗、矫治康复、巩固训练后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内心十分渴望自己成为正常人,也羡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希望很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结语 吸毒是一种对自己和家人都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戒毒人员需要得到尊重和支持,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虽然吸毒人员享有平等权利,但吸毒行为仍然会被警方纳入动态管控和社区戒毒,并受到行政处罚,记录在案。此外,吸毒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特殊精神效应可能会持续数年,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需要面对心瘾、复吸和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困扰。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支持戒毒人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返正常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五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其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等作出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