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资过低,劳动者的保障如何?
释义
    合同签最低工资的危害:用人单位可能在困难时降低员工工资,违背口头承诺。劳动合同约定最低工资,但实际发放工资可以协商一致。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更正。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和特殊津贴等。
    法律分析
    1、规避用工风险,面对裁员减薪时雇主可能趁机压低工资;
    2、降低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减少税务缴纳;
    3、实发工资与约定工资不符时,员工权利难以受到保障。
    合同签最低工资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上写的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数额,一般口头承诺的工资都会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正常经营时也会履行口头承诺,但当企业经营发生问题或困难时,便会以劳动合同约定为由,降低员工工资,这种做法主要发生在民企和个私企业中。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不是约定工资,而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该劳动合同不违法,实践中,用人单位为了少缴纳社保等情况,劳动合同文本中以当地最低工资体现,实际发放工资的按照协商一致的工资进行发放,劳动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了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予以更正。
    什么是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它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企业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等。
    结语
    合同签最低工资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三点:一是雇主可能趁机压低工资以规避用工风险;二是降低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减少税务缴纳;三是实发工资与约定工资不符时,员工权益难以保障。劳动者应当了解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含义,明确劳动合同中的工资约定,如有不符,可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更正。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指的是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不包括加班工资和特殊工作条件下的津贴等。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