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从草案到实施一般要多久 |
释义 | 草案公示后的实行时间:征求意见截止一个月,地方性行政法规通常30日后施行,但可立即施行;审查送审稿时间不同,一般三个月内公布;国家公示时间较长,一般大于10天,以听取不同意见并最终修改草案。 法律分析 草案公示后多久实行具体如下: 1、征求意见的反馈截止时间,通常为一个月; 2、地方性行政法规,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是如果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行政法规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在征求意见结束,到法规公布实施之间,还有对送审稿的审查,有的要审查三次,有的审查一次即可,具体时间要看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的工作效率如何。正常情况下,三个月之内应当公布了; 4、国家公示是指国家(政府)通过相关决议、项目和政策之前,把相关草案向社会大众公示,征求意见,以便听取不同意见,对草案做最后修改。国家公示由于涉及大多数人利益且信息量大,因而公示时间较长,一般大于10天。 拓展延伸 从起草到实施,时间上需要多久? 从起草到实施,时间上需要多久,这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草案的复杂程度和内容的详尽程度会影响时间。如果草案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时间会相应延长。其次,实施计划的制定和相关程序的执行也会耗费时间。政府机构的批准、立法程序以及其他相关程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外部因素如政策变化、社会反应等也可能影响实施的时间。因此,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范围。每个草案都有其独特的情况,从起草到实施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最终,确保草案经过充分讨论、审查和合法程序后的实施,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和合法性。 结语 草案公示后的实施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征求意见的反馈截止时间为一个月,地方性行政法规从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审查送审稿、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的工作效率也会影响时间。国家公示通常大于10天,以确保听取不同意见并进行最后修改。从起草到实施的时间取决于草案的复杂程度、实施计划的制定、政府机构批准和其他相关程序等因素。同时,外部因素如政策变化和社会反应也可能影响实施时间。因此,无法给出具体时间范围,重要的是确保经过充分讨论、审查和合法程序后的实施,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十六条 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三节规定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常务委员会依照前款规定审议法律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可以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