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违约金? |
释义 | 法律分析: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另一方可以要求违约金的支付。违约金是事先由双方约定的赔偿金额,用于强化债务人履行合同的约束力和保障债权人的权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对违约金进行约定或者违约金的约定违反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规定时,违约金约定无效。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合同履行中,一方违约时应当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合同价款百分之二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加倍;约定的违约金明显高于合同价款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减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的,相对人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金等损失赔偿责任。 以上法律依据表明,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违约金的约定才是有效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