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是什么?两者之间哪个法律效力更高? |
释义 |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在于:1、制定机构不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制定;2、法律地位不同,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部门规章需与宪法、法律及行政法规相协调;3、概念不同,行政法规是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是行政性法律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定某个部门的行政管理事项。 法律分析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机构不一样。首先行政法规仅仅只是由国务院制定的,但是部门规章的制定不仅是由国务院规定的,还有国务院下面的各个部门委员会以及行政法规的规定的。也就是说部门规章的制定中包含了一部分的行政法规的规定。 2、两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行政法规指的是由国务院制定并且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它的法律地位以及效应是仅仅只次于宪法和法律的,因为它的制定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因为宪法是我国的第一大法律。如果发现行政法规中有与宪法和法律有着违背的地方的话,国务院需要撤销该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其他性地方法规一样需要配合宪法,法律以及行政法规中的内容,不能与它们相冲。 3、概念上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行政法规是制定的规范性的文件,而部门规章则属于行政性法律的规范性文件,由于它的规定是指定哪个部门的,是对它指定国家某机关的划分,因此才被称作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为了在国家执行法律时候顺利方便所规定的的事项也是某个区域的行政机关对该区域的行政管理所规定的具体的行政管理事项。 拓展延伸 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权威性与适用范围的差异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行政法律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权威性和适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差异。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整个国家范围。而部门规章是由各个行政部门制定,权威性相对较低,适用范围主要限于该部门所管辖的特定领域或行业。在法律效力上,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更高,具有普遍约束力,而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相对较低,主要适用于特定领域内的行政行为。因此,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在权威性和适用范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区分和遵守。 结语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制定机构、法律地位和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适用范围广泛;而部门规章由各个行政部门制定,权威性相对较低,适用范围主要限于该部门管辖的特定领域。行政法规具有普遍约束力,而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相对较低,主要适用于特定领域内的行政行为。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明确区分和遵守这两者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六条 依照本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三章 公共文化服务提供 第二十八条 设区的市级、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公布本行政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第七十四条 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不得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直接或者变相挂钩。除依法应当退还、退赔的外,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