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三变改革指的是什么 |
释义 | “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1、资源变资产:就是要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也就是要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指村集体以集体土地、森林、草地、荒山、滩涂、水域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物)、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评估折价变为资产,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以资本的形式投资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 土地包括:集体土地、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其他土地等) 建设用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益用地等) 2、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就是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 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集中投入到效益较好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鼓励有技术、懂管理的能人大户,有头脑、懂市场的返乡人才,在家乡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资金主要包括5大块:(生产发展类资金、农村设施建设类资金、生态修复和治理类资金、财政扶贫发展类资金、支持村集体发展类资金) 3、农民变股东,增收的渠道多起来。就是要引导农民自愿将个人的资源(包括土地)、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权投资人,参与分红。通过这种办法,有效转变农民的投资方式、创业方式、就业方式和增收方式,让农户成为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 十个: 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培训 清查核查资产、明晰产权归属、评估资产价值 公开公示结果、接受审查验收、建立资产台账 健全管理制度 为什么要实施“三变”改革 解决因资产监管缺位,集体资产流失问题。长期以来,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权能不完整,集体成员权益不明确。 解决集体资产闲置,集体经济活力不足问题。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不明确,无法进行正常的市场经营活动。 解决农村权能不健全,城乡资源要素流转不畅的问题。集体资产产权权能不完整,无法进行市场化配置。 解决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农民无法分享集体收益问题。集体成员对集体权益不明确,看似人人有份,实则人人无份。 对于贫困人口这个特殊群体,要采取主动的办法帮助和引导他们参与“三变”,可以通过个人自助变、组织帮助变的形式让他们参与“三变”改革,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 第一,个人自助变。有土地、有资源、有资金的贫困户,可以同通过自助入股的形式参与到“三变”中脱贫,这样的方式,特别要注重加强引导,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让他们认识到“三变”的好处。 第二,组织协助变。这要求各级政府做到“六个优先”: 一是针对土地进不来的问题,对贫困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产权等进行优先确权,让他们提前参与“三变”。 二是针对资金进不来的问题,将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可变资金以集体名义投入到经营主体,产生的收益在集体内部优优先分配给贫困农户。 三是针对企业进不来的问题,对吸纳贫困户参与“三变”的企业,政府进行优先担保。 四是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吸纳贫困户入股企业的,银行优先提供贷款,并建立风险补偿。 五是针对贷款贷不了的问题,在产业覆盖方面优先覆盖贫困户。 六是针对贫困户意识低的问题,优先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让他们更加真切地了解有关政策,主动参与“三变”。 指农民自愿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以及资金(物)、技术等,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 法律依据: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一)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六盘水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探索,通过集体资源调动政府资源、政府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的“双轮驱动”,有效活化了要素资源,实现“产业连体”“股权连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二)六盘水市被增补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主要承担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任务。该市以企业为龙头、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农民为主体、小康为目标,聚力打造新时代“三变”改革升级版,为乡村振兴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聚焦脱贫攻坚,着力把“三变”改革打造成为增收致富的“黄金腰带”;聚焦产业革命,着力把“三变”改革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聚焦城乡融合,着力把“三变”改革打造成为城市资源的下乡通道;聚焦基层治理,着力把“三变”改革打造成为乡村善治的有效激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