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攻击会触犯哪些法律法规? |
释义 | 构成诽谤罪的严重情节及其法律后果。诽谤罪涉及人身攻击、侵犯名誉权,导致精神和生活受损。被诽谤者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道歉。网络暴力也属于侵权行为,侵犯公民权益。对于网络暴力的定义尚无统一,有人认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有人认为是情绪驱使下的不实言论。 法律分析 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 1、所谓人身攻击就是侮辱他人、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而使得他人在精神上、生活中受到了侵害并造成了严重后果。 2、这种行为法律上称之为侵犯名誉权,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损害赔偿、赔礼道歉。 网络暴力一般是属于侵权的行为,网络暴力侵犯的是公民的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 目前,对于网络暴力学术上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有人称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有人称网络暴力是在狂热、非理性的情绪支配下,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网络事件发表网络言论。 拓展延伸 网络攻击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网络攻击是一种违法行为,侵害了他人的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攻击者可能会追究法律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网络攻击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严重的网络攻击行为,如黑客入侵、网络诈骗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包括监禁和罚款。此外,受害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追究赔偿责任。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社会各界都呼吁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打击网络攻击行为,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结语 网络暴力和网络攻击是严重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这些行为,受害者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损害赔偿、赔礼道歉。同时,网络攻击者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包括监禁和罚款。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应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160;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衍生问题: 侵犯网络著作权受到哪些处罚? (一)民事责任 侵犯著作权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二)刑事责任 1、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者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2、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第一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者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有本决定规定的犯罪行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决定的规定处罚。 4、查获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和属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主要用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材料、工具、设备或者其他财物,一律予以没收。 5、犯本决定规定之罪,造成被侵权人损失的,除依照本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外,并应当根据情况依法判处赔偿损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