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青少年能否在外地上学被判缓刑?
释义
    青少年犯罪判缓刑可去外地上学,但需经考察机关批准并遵守法院禁令。缓刑适用于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且无再犯危险。累犯不适用缓刑。附加刑仍需执行。缓刑考察期内需遵守行为规范、报告活动情况、遵守禁令。考察由社区矫正机关进行,重点考察是否再犯罪。青少年需获得同意才可去外地学习,否则需承担后果。法律对青少年宽容,但不能挑战法律。
    法律分析
    青少年犯罪判缓刑可以去外地上学,但是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并遵守人民法院的禁止令。
    缓刑的适用对象: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之外还判处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而不受主刑缓刑的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缓刑的考察:
    1、被宣告缓刑者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遵守人民法院的禁止令。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在宣告缓刑时可以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2、缓刑的考察机关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3、缓刑考察的内容
    缓刑就是考察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是否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以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且情节严重的。
    青少年去外地学习也是需要同意的,如果没有得到同意就去外地进行学习的话,是需要承担相对应的后果的。虽然说我国的法律会对青少年进行比较宽容,但也不能一味的挑战我国的法律。
    结语
    青少年犯罪判缓刑可去外地学习,但需获批准并遵守法院禁令。缓刑对象是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轻微犯罪、悔罪表现好、不再危害社会。累犯不适用缓刑。附加刑不受缓刑影响。缓刑考察期需遵守行为规范、报告活动情况、遵守禁令。考察由社区矫正机关负责。缓刑考察内容包括是否再犯罪、违反规定等。青少年需获得同意方可去外地学习,否则需承担后果,不能挑战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四章 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四十三条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4: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