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犯罪的法律依据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本来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却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了严重后果。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形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有两个: 一是主观方面, 二是客观方面。 二、客观根据。主观根据:行为人本来能够获得意志自由,从而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意志的支配下,对社会利益,人民安危疏忽大意或严重不负责任,从而导致了行为的盲目性,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 一、交通事故致死是过失犯罪吗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是属于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过失是行为人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本身,则可能是明知故犯。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行为人涉嫌交通肇事罪,法官会根据其犯罪情节,也就是造成的损失和是否存在恶劣情节等情况选择量刑幅度,从而进行判刑。如果交通肇事没有其他恶劣情节的话,那么最低可以判处拘役。但要是在交通肇事后又有逃逸行为,且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话,最高能判处15年有期徒刑。 二、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形是怎样的 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拓展延伸 过失犯罪是不是都是结果犯 并非所有的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过失犯罪具体可以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涉及到危险犯的过失犯罪不要求危害结果。这种情况下只要有犯罪行为就构成犯罪,过失犯罪是大部分都是要有危害结果发生的,如果过失行为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就不会构成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种类有: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结语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有两个:一是主观方面,二是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本来能够获得意志自由,从而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意志的支配下,对社会利益,人民安危疏忽大意或严重不负责任,从而导致了行为的盲目性,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交通事故致死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是属于过失犯罪。但如果交通肇事没有其他恶劣情节,那么最低可以判处拘役。但要是在交通肇事后又有逃逸行为,且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话,最高能判处15年有期徒刑。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形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