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部门有哪些?
释义
    医疗事故纠纷可通过卫生局投诉或法院起诉解决,根据医疗纠纷处理条例,双方可协商、申请调解、提起诉讼,还可进行技术鉴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了多种解决途径。
    法律分析
    医疗事故纠纷部门不管的,可以到卫生局投诉,也可以到法院起诉。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自行协商,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医疗纠纷涉及患者的人身损害,那么患者还可以提起技术鉴定。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纠纷解决的常见部门有哪些?
    医疗事故纠纷解决的常见部门包括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法院等。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是专门负责调解医疗事故纠纷的机构,通过协商和调解双方的利益冲突,促进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则是负责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确定医疗事故的成因和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事故纠纷中扮演监管和协调的角色,负责监督医疗机构的运作和处理医疗事故。法院则是作为最后的仲裁机构,负责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程序,判决责任和赔偿金额。以上部门共同努力,旨在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
    针对医疗事故纠纷,患者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患者可进行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法院提起诉讼或通过其他法律规定的途径解决问题。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和法院等部门共同努力,旨在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 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医师经相关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可以增加执业范围。法律、行政法规对医师从事特定范围执业活动的资质条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医师从事下列活动的,可以不办理相关变更注册手续: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