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首先,所谓“涉嫌”是指:有跟某件事情发生牵连的嫌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是指:涉入了违背重大的纪律、法律中,违背了原则性的问题。一般指党员干部。其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人员,需要接受国家执法部门的调查、取证,证据确凿之后才能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予以处罚,一般为刑事处罚。由此可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尽管其所“涉及”的违反组织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行为情节很严重,但毕竟只是有“嫌疑”,还没有最终定性,所以与刑事处罚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只有在经过调查取证,且(其违法的)证据确凿无误,才能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