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炎夏行车“四防” |
释义 | 炎炎夏日,如何才能避免因汽车本身的故障而造成交通事故?在日常保养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防蒸发高温下,油及水的蒸发都将增加,油箱盖要盖严,防止油管渗油;经常检查水箱的水位,曲轴箱的机油油面、高度,制动总泵内的制动液液面高度及蓄电池内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等。不合规定时,要及时添加和调整。 防过热为防止发动机产生过热现象,保养时应注意风扇皮带不能沾油,以防打滑,皮带松紧度应适当。行驶途中适时休息,休息时尽量选择阴凉处,并打开发动机罩通风散热。当轮胎气压因热而增加时,应停车降温,不得用放气及泼冷水的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 防自爆夏季气温较高,汽车水箱的温度常常因为居高不下而影响发动机的功率,使得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高温也使得一些部件膨胀变形,轻者会加速部件磨损,重者会烧坏部件。 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70℃以上。汽车轮胎因为受热,胎内气压增高,一旦长距离行驶,容易爆胎。 防润滑不良润滑油易受热变稀,导致抗氧化性变差、变质,甚至造成烧瓦抱轴等故障。因此,应将曲轴箱和齿轮箱里换上夏用润滑油,经常检查润滑油数量、油质情况,并及时加以更换。 一、人体对高温的反应 33℃-汗腺开始启动,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空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涔汗散发蓄积的体温。 35℃--散热机制立刻反应。这时,浅静脉扩张,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温。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温度。 36℃--人体“自我冷却“,一级警报温度。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进行“自我冷却“,此时,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38℃--多脏器参与降温,二级警报温度。一旦气温升到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均不可有丝毫松懈。 39℃--汗腺濒临衰竭,三级警报温度。汗腺疲于工作,已经无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发的危险。 40℃--大脑顾此失彼,四级警报温度。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以致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这时人必须移至阴凉地方或借助空调器降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