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是没有劳动合同能仲裁吗? |
释义 | 劳动者没有合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收集证据,如社保清单、个税证明、工资单、工作证明等。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劳动者应尽早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分析 没有合同申请仲裁的话,可能给日后维权的举证带来不便,可以工作期间注意收集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没有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有以下这些: 1、可以用在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 2、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 3、银行工资账单、工资条; 4、用人单位为员工办理的暂住证、工牌、工作服工作证等; 5、考勤记录、入职表、派工单; 6、工友同时的证人证言; 7、在职期间还可以通过拍摄工作照、与用人单位交涉录音(录音应注意明确双方身份,和以办信用卡或申请廉租房为由请单位给出工作证明等来为自己取证。 具备了上述的证据,即可按照《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按申请、审查受理、仲裁准备、仲裁审理的程序进行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严格的保护我国的劳动者的权益的,没有劳动合同也是可以仲裁的,但是这样会给以后的举证造成困难,当然劳动者也可以收集一些其他的能够证明自己的这段劳动关系的证据的。仲裁的结果也不会是十分的尽如人意。所以,劳动者还是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会更好。 结语 合理维权需有合同申请仲裁,劳动关系证据应妥善保留。社保清单、个税证明、工资单、工作证明等均可作为证据。劳动法规定用工一年未签合同视为无固定期限合同,一个月未签需支付双倍工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中断、中止等情况需注意。法律保护劳动者权益,但无合同申请仲裁或举证困难。建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获得更好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法生效时间】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