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价格欺诈法律后果是什么? |
释义 | 价格欺诈法律后果及立案条件:价格欺诈需承担行政和民事责任,消费者可要求赔偿损失三倍,不足五百元按五百元计算。一元以上即可立案,包括虚构原价、虚假优惠、谎称降价等欺诈行为。 法律分析 一、价格欺诈法律后果是什么? 价格欺诈需要承担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例如可以侵权索赔亦或追究不正当竞争方面的民事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于日常监督检查,群众来信来访及交办、转办中发现的问题及投诉举报的情况,进行审查核实,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对于日常监督检查,群众来信来访及交办、转办中发现的问题及投诉举报的情况,进行审查核实,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按法律规定,直白地说就是如果受到欺诈的事实被认定的话,可以主张消费金额三倍的赔偿;如果不足500元的,按500赔偿。 二、目前价格欺诈多少钱立案? 一元钱以上即可进行立案,只要商家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价格欺诈行为包括: (一)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二)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三)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者经营者与其选行交易的; (四)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五)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六)其他价格欺诈手段。 价格欺诈的情况可以主张对方一定的赔偿,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按照五百元计算,价格欺诈的行为包括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诱骗消费者与其选行交易,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诱骗他人购买等。 结语 价格欺诈行为将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对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最高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只要商家存在价格欺诈行为,一元以上即可立案。欺诈手段包括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提价等。价格欺诈的受害者可以主张一定的赔偿,不足五百元按五百元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