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管辖权的最新规定 |
释义 | 民间借贷管辖权的最新规定有: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因此,原告具有选择权,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既可以选择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 若合同约定了由“联系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分三种情形: 1、约定管辖明确,且约定管辖具有排他性,则案件只能由约定管辖法院管辖; 2、约定管辖明确,但约定管辖不具有排他性,则案件可以由当事人选择约定管辖或法定管辖; 3、约定管辖不明确,则案件适用法定管辖情形。 若合同没有约定管辖法院或约定管辖不符合法律要求,则适用法定管辖: 1、原告就被告原则; 2、合同履行地原则: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 综上所述,民间借贷合同的管辖的规定有: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 【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与恢复】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的住所】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