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别人自愿赔偿算是诈骗吗 |
释义 | 别人自愿赔偿不一定构成诈骗,关键在于对方给钱的原因,是否基于虚构或隐瞒事实。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钱财,所以被骗者自愿给钱并不能成为对诈骗罪的抗辩。根据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解释,根据被骗金额的不同,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分析 别人自愿赔偿算是诈骗吗 自愿给钱并不是不构成诈骗的理由。关键看对方为什么给你钱,是否是在你有虚构或隐瞒事实的前提下给的钱。如果是,就可能构成诈骗。 诈骗在法律上的定义是“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钱财、非法占有”。所以,所有的诈骗罪在受害人给钱时都是主动给付的,只不过是被骗情况下的主动给付,以对方自愿给钱为由,并不能构成对诈骗罪的抗辩。 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拓展延伸 判断2023年别人自愿赔偿是否构成欺诈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判断2023年别人自愿赔偿是否构成欺诈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自愿赔偿意味着双方达成了协议,其中一方自愿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赔偿行为没有通过欺诈、威胁、胁迫等手段强制实施,且双方在交易中有充分的信息对等,那么一般情况下不会被视为欺诈行为。然而,如果有证据表明赔偿行为存在欺诈行为的要素,比如虚假陈述、隐瞒重要事实等,那么该赔偿行为可能被视为欺诈。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2023年别人自愿赔偿是否构成欺诈行为。请注意,本回答仅为一般性意见,具体情况应咨询专业律师。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判断2023年别人自愿赔偿是否构成欺诈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赔偿行为如果是在双方自愿、信息对等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一般情况下不会被视为欺诈。然而,如果有证据表明赔偿行为存在欺诈行为的要素,那么该赔偿行为可能被视为欺诈。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请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具体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