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缓刑与假释是否构成累犯?
释义
    累犯不得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同时累犯也不得假释。对故意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犯罪罪行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样不得假释。
    法律分析
    累犯确实不得缓刑,这是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同时累犯也不得假释,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拓展延伸
    缓刑与假释对累犯现象的影响:解析刑罚执行措施的效果
    缓刑与假释是刑罚执行中常见的措施,它们的实施对累犯现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缓刑是指在被判刑后,法院暂缓执行刑罚,而假释是指在服刑期满前,根据犯罪人的表现和改造情况,提前释放的一种方式。这两种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犯罪人改造自我,重新融入社会。然而,研究发现,缓刑和假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累犯的风险。一方面,这些措施可能会降低犯罪人对刑罚的恐惧感,使其对再次犯罪的后果产生轻视。另一方面,由于缓刑和假释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监管和管理,如果监管不严格,犯罪人可能会利用这些机会继续从事犯罪活动。因此,为了减少累犯现象的发生,应加强对缓刑和假释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犯罪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教育和改造,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累犯确实不得缓刑,也不得假释。此规定适用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及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故意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暴力性犯罪分子。然而,缓刑和假释这两种刑罚执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累犯的风险。因此,为了减少累犯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对缓刑和假释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犯罪人得到有效的教育和改造,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第八十二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第八十三条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第八十四条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第八十五条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八十六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2 23: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