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合同前审查哪些内容 |
释义 | 签合同前该审查以下内容: 1、合同主体是适格; 2、对方当事人的商业信誉; 3、对方的履约能力; 4、合同承办人的资格审查,主要包括对法定代表人的审查,对法人工作人员的审查和对委托代理人的资格审查。 一、合同相对方指的是什么 合同相对方指在一份合同中具有相对原则,有合同,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一方当事人。 且合同当事人可以为第三人设定权利,但第三人不能请求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合同相对方是合同义务的承担者。合同风险控制的第一步,是在签订合同前,审查合作对象作为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了解其基本情况,从而帮助在签订合同,确定供货、付款条件时采取相应对策,避免防范风险。如果合作方是企业,应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己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现纠纷的时候,有利于己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审查合作方是否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主体,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 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己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对原告、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请求权,或者案件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第三人同原告或者被告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案件的审理结果可能与第三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是第三人区别于共同诉讼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根本之点。 二、买房子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买房子签合同要注意:1、开发商相关证件齐全,如果购买二手房,必须要求对方出具相关的产权证书;2、实地考察房屋的位置、环境、面积,可以要求开发商出具相关的质检材料;3、认真审查合同条款,以免存在不公平的条款;4、签合同之前,确认对方当事人的签约资格。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三、买卖合同如何进行司法审查 买卖合同进行司法审查流程如下: 1、买卖合同应当审查合同主体,不仅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格,还要看供应商是否有供应能力,是否独立承担经济责任; 2、审查买卖标的物的基本情况; 3、审查标的物的数量和计量方法; 4、审查标的物的技术标准; 5、审查标的物的包装方式和要求; 6、审查合同中是否约定了验收或检验的标准、方法和日期。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