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进厂打工需签订劳动合同吗?
释义
    劳动合同对于打工者和用人单位都有利,应该签订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关系。打工者要注意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以免遭受报酬克扣和劳动强度增加等问题。签订合同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引发更大的麻烦。
    法律分析
    2012年12月28日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我国《劳动法》第16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在劳动期间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双方都有好处。因此,除了集体合同以外,打工者一般都要与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以个人的名义签订一份劳动合同。
    有一些来自农村的农民进城打工,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法律知识少,常常为找工作而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一旦找到工作,便不注意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认为只要有工作干,能挣着钱就行。甚至在雇主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不敢提出这个问题,结果在劳动之后,开始领报酬时,有许多雇主找各种借口克扣、拖欠打工者的报酬,还有的随意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为了使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为了使双方结成的劳动关系得到法律保护,打工者和用人单位要签订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约束双方来严格履行合同,这对双方都有利。有时人们嫌签订合同麻烦,结果往往引出了更大的麻烦,这些教训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结语
    合同签订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必须通过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来实现。打工者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合同缺失而导致的劳动纠纷。合同的签订不仅能保护打工者的合法权益,也能约束用人单位履行合同义务,实现互利共赢。因此,打工者和用人单位都应重视合同签订的重要性,以确保劳动关系得到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