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怎么处置非法集资 |
释义 | 司法实践过程中,对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尚能正常经营的,一般不予刑事立案;对于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已经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如经综合评估认为尚有复苏可能,一般协调金融等有关部门加大帮扶力度,同时引导集资参与人与企业签订分期还款协议,逐步清退集资款项;对涉嫌非法集资犯罪,但有可能返还集资款项的,可以暂缓刑事立案;对于能够积极筹集资金,并在立案前已经全部或者大部分兑付集资参与人的,后果不严重的,可以不按刑事案件立案处理或免予刑事处罚。所以以上这些做法为企业妥善处置非法集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妥善面对,积极处理是企业家解决非法集资问题的唯一办法。笔者通过这几年办理非法集资案件的经验,总结如下:如遇支付困境,企业应果断停止付息,并尽快成立处置融资问题工作小组。因为企业一旦支付利息成为困难,如继续筹措资金支付利息,无异于饮鸩止渴,雪上加霜,资金链更为紧张,最终导致融资问题无法解决。我们的经验是,立即停止付息,尽快成立以专业刑事律师、会计师、财务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直面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研究分析企业融资现状,为融资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一般需要了解、研究以下事项。 (1)明确融资额度,融资人数。统计融资人的姓名、职业、投资额度、款项来源、投资期限、联系方式、对融资群体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 (2)了解有无抵押、担保的情况。 (3)分析投资人的款项的来源以及延期支付可能会发生的风险。 (4)分析、研究佣金及利息的支付情况。 (5)将不同投资人的诉求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6)分析和研究融资合同内容,分析融资款项的进出账户。 (7)分析融资款项的去向及用途,固定证据,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诉讼奠定基础。制定融资解决方案并贯彻落实,力争平稳过度,走出困局。 (1)制定整体的过度解决方案,特殊群体制定针对性的灵活方案。 (2)将公司现有资产最大限度的保值,为偿还投资人的投资奠定基础。 (3)立即停止付息,并做好安抚、疏导工作。 (4)通过协商,有针对性的削减集资额度,扣除已经支付的佣金及利息。 (5)盘活企业债务,研究制定以债抵债,以物抵债等偿债方式。 (6)针对小额投资人,制定以物易债的偿债方式。 (7)研究制定净资产保值,动员债权人以债转股的方式偿债。 (8)研究制定资产保值、增值计划,启动新项目,动员债转股。 (9)收回原融资合同,制定分期还款计划。 (10)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审查财务状况,预防和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11)对于到期的投资人,积极协调延期,立即停止兑付。 (12)建立信息发布制度,确保过渡时期的信息准确、及时发布。给投资人树立信心,定期发布企业信息,如谣言泛滥,易导致突发、失控事件。制定应急方案,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出现,导致企业措手不及。 (1)收集证据,固定企业融资用于生产、经营的基本事实,为可能出现的刑事风险奠定诉讼基础。 (2)有针对性的为将来的民事诉讼做准备 (3)制定详尽的企业应急预案,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准备。 (4)了解公司融资业务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状况, (5)了解上述人员的身体状况、居住情况、有无受过刑事处罚,如被羁押,研究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可行性。 (6)研究、讨论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风险系数。 (7)初步制定企业法人、负责人遇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 (8)制定企业家个人资产及合法收入以及家庭资产及家庭合法收入的保护预案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只有企业积极面对,妥善处理,理性、科学的面对非法集资,方能化险为夷,走出企业融资所带来的困境,维护债权人权益,维护企业及自身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