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知道公司有没有偷税漏税 |
释义 | 公司偷税漏税的主要行为包括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以及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少列收入。主要的偷税方法有明销暗记、不开发票或以白条抵库、冲减销售收入等。建议积极举报此类行为,可采用电话投诉、信件投诉、网站举报等方式。 法律分析 想要知道公司是否偷税漏税,可以看公司是否具有以下的行为: (一)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 (二)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行为人通过此举以图减少应税数额,达到偷税目的。主要方法有: 1、明销暗记。 2、已经销售而不开发票或以白条抵库不记销售。 3、用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赔偿金冲减销售收入。 4、将产品直接作价抵债款后不记销售。 5、将展品或样品作价处理后不按销售记账等。 (三)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如果发生偷税漏税的情况,也呼吁大家能够积极的举报这种不良的行为,一般可以采用电话投诉、信件投诉、网站举报等方式。 拓展延伸 揭示企业逃税的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 企业逃税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以规避纳税义务为目的,从而减少纳税负担的行为。常见的企业逃税手段包括虚假记账、偷漏税款、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为了防范企业逃税,政府和税务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税收监管、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提高税务机关执法效能等。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合规纳税,避免涉及逃税行为。只有政府、税务机关、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打击企业逃税行为,维护税收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和社会发展。 结语 企业逃税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为了防范企业逃税,政府和税务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合规纳税。我们呼吁大家积极举报这种不良行为,共同维护税收秩序和社会发展的公正与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