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借款利率是否超过法律上限?
释义
    高利贷不违法,但收取高额利息需谨慎。超过24%的利息可能无法收回,超过36%则违法。借款者可选择支付或要求返还超出部分。放高利贷需合法来源,否则涉及刑事问题。不得借机金融机构再高利借出。选择高利贷职业需遵法,勿走犯罪道路。
    法律分析
    就一般而言,放高利贷不违法,因为这是属于民法的范畴。但是,借款时的所约定的高额利息,能否正常收取利息,那就得视情况而定。
    如果高利贷公司所约定的年利率利息高出24%的,就要谨慎了。超过的部分利息,是很有可能不能正常收回的。法律只是默认保护该项利益,但是出了状况,高利贷公司是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收取这部分利息的。因为法律剥夺了高利贷公司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权。换句话而言,借款者既可以选择向高利贷者支付高额的利息费,也可以选择不交。
    倘若超出36%,那就是违法我国的民法了。超出的那一部分高额利息费是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即不受法律保护。即使成功收取了,借款人也有权向法院主张,要求高利贷公司予以归还超出的部分。
    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放高利贷的方式。如果方式不对,那就很可能涉及刑事问题。必须指出,选择放高利贷的,必须用自己的财产或者合法合规借亲朋好友的钱。假如是通过盗窃、抢劫、勒索、绑架等途径获取的金钱用来放贷,那自然就是违法行为;
    再者,也不能向金融机构借款,然后再约定高利息借给第三人,从中赚取中间差额。这些都是不允许的,而且都是触犯刑法,处罚结果非常严重,虽然罪不至死,但也会影响你一生。
    在这里奉劝一句,选择高利贷为职业的看官,千万不要违法,更不要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拓展延伸
    借款利率调整的法律规定及影响
    借款利率调整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协议约定,对借款合同中的利率进行变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借款利率的调整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率法》,借款利率应当合理,并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具体的法律上限根据不同类型的借款而有所不同。
    借款利率调整的法律规定对借款双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借款人可以通过了解法律规定,确保自己不被高利率的借款合同所损害。其次,借款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借款利率的调整,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借款人也需要注意,借款利率的调整可能会对还款压力产生影响,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财务状况。
    总之,借款利率调整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是借款双方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遵守法律规定,合理调整借款利率,对于维护借款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放高利贷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违法,但约定的高额利息是否能够正常收取则取决于具体情况。若高利贷公司约定的年利率超过24%,应谨慎对待,超过部分可能无法正常收回。超过36%则违法,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有权要求归还。同时,放高利贷的方式也需要注意,若方式不当涉及刑事问题。选择高利贷为职业的人应遵守法律,不违法、不铤而走险,以免走上犯罪道路。借款利率调整受法律规定限制,借款双方需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自身权益。遵守法律规定,合理调整借款利率,对维护双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