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实习劳动法权益保障问题 |
释义 | 实习生的劳动法保护与实习协议的重要性。实习期分为不同类型,只有就业型实习受劳动法保护。实习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约定保护实习生权益的条款。实习生没有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不一定需要发工资,但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违法行为需法律保护。解除实习协议需提前通知,约定的违约条款无效。实习期间需关注实习时间、报酬、伤亡处理等约定。纠纷处理可友好协商或诉讼。实习单位也应签订完善的实习协议以处理争议。 法律分析 一、实习期不受劳动法保护吗 大学实习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型实习、培训型实习和勤工俭学型实习。 前一种可以成立劳动关系,受劳动法律保护,后两种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实习生可以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其中可以约定保护实习生权益的条款,实习协议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实习生和公司没有形成劳动关系,同时也没有形成劳务关系,公司没有义务给实习生发工资。但是,因为实习生毕竟为公司服务,一些公司愿意提供给实习生一定的“劳动报酬”,但这不能看做“工资”,因为“工资”是用人单位付给被雇用者的“劳务费”,而实习生从公司拿到的,充其量只是一种生活的补助或补贴。 如果一些单位打着招收实习学生的名义,总是用实习生工作,只给实习生低廉的补助,节约公司用工成本的话,那就可能是一种违法行为,这时实习学生也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实习协议解除应注意哪些问题 1、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以短信或者邮件或者书面方式通知,也可以三个通知方式同时使用。 2、即使实习协议约定有违约的条款,亦属无效。 3、生活补助费是不用退还的。 三、实习期间怎么维权: 1、实习期内实习时间的约定。可约定每日不超过8小时,如确因特殊情况超过8小时的,实习单位应参照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向实习生支付报酬。 2、实习期间实习报酬的约定。约定实习期内实习单位每月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拖欠实习报酬的违约责任。 3、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发生伤亡的处理。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从实习生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可与实习单位约定发生伤亡事故的,由实习单位比照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支付伤亡待遇,以避免法律依据缺失导致实习生权益受损。 4、实习生在实习期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 5、发生纠纷的处理。可约定友好协商及诉讼的处理方式。 当然,从实习单位的角度出发,实习单位与实习生签订一份实习协议也是很重要的,在协议中明确实习报酬的标准、实习纪律的约定、实习生过错造成单位经济损失的处理、实习生人身意外保险的约定、学校在实习过程中的职责要求及学校的法律责任等等,有了一份完善的实习协议,可以在发生纠纷时有约可依,更好的处理争议。 结语 实习期的法律保护与实习类型相关,就业型实习受劳动法保护,培训型和勤工俭学型实习不受保护。实习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可约定保护实习生权益的条款。实习生不享有工资,但有些公司提供劳动报酬作为生活补助。违法行为需通过法律维权。解除实习协议需提前三天通知,违约条款无效,生活补助费不退还。实习期间可约定工作时间和报酬,处理伤亡事故需约定支付待遇。知识产权归属、纠纷处理等也应约定。完善实习协议有助于处理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六条 【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修正):第六章 待遇 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