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刑法对报复陷害罪既遂的判刑标准? |
释义 | 新刑法对报复陷害罪的量刑标准: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一、报复陷害罪的构成四要素?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四要素: 1、本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本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二、报复陷害罪如何认定 符合下列要件认定构成报复陷害罪: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 三、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在客观上都有捏造事实的行为,主观上都是故意,有相似之处,在处理的时候容易混淆。但二者有区别:捏造的事实性质不同。 诬告陷害罪捏造的事实必须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犯罪事实,诽谤罪没有这个要求。所以说,如果行为人捏造了意图使他人的人格或名誉受损的事实并散布、传播,但这些事实不足以追究他人的刑事责任,只使道德范围的,就不构成诬告陷害罪,构成诽谤罪。 诬告陷害罪必须要求行为人将捏造的他人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告发,诽谤罪只要求散布、传播就可以了。所以说,在报刊、书籍、媒体、互联网等公开场合捏造事实并散布、传播意图使他人人格和名誉受损的事实,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告发,情节严重的构成诬告陷害罪,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刑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报复陷害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