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 |
释义 | 劳动仲裁程序及申请材料概述:劳动争议仲裁包括申诉、受理、送达、答辩、开庭、调解和裁决等环节。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被申请人身份证明以及送达地址确认书等材料。 法律分析 一般劳动仲裁的程序,具体如下: 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 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 5、仲裁庭开庭审理、调解; 6、做出裁决。 申请劳动仲裁的材料是什么 申请劳动仲裁的材料,具体如下: 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 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3、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4、被申请人身份证明。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尽可能提交; 5、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写明当事人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拓展延伸 劳动争议解决的仲裁程序及其重要性 劳动争议解决的仲裁程序是一种通过独立第三方仲裁员进行公正、高效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该程序包括双方提交申请、仲裁庭成立、听证、调解、裁决等环节。仲裁程序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仲裁程序提供了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途径,减轻了法院的工作压力。其次,仲裁程序具有高效性,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出解决方案,有利于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此外,仲裁程序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裁决,增加了争议解决的可靠性。总之,劳动争议解决的仲裁程序在保障双方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语 劳动争议解决的仲裁程序是一种高效、公正的非诉讼途径。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被申请人身份证明及送达地址确认书等材料。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受理、送达通知、答辩、开庭审理、调解和裁决等环节。仲裁程序的重要性在于减轻法院负担、高效解决争议、确保裁决的法律效力,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