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
释义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有:法定年龄以下人员、紧急避险、正当防卫、限度过当防卫、防止他人依法执法、夺取危险物品等。这些情形下,经过合法程序确定后,不必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法定年龄以下人员。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时,应当依照少年司法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即不予追究刑事责任。2、紧急避险。在面临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危险情况时,采取一定行为进行自我保护或他人保护,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3、正当防卫。为了防止正在被侵害的合法权益受到进一步侵害,采取必要手段进行防卫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4、限度过当防卫。在对侵害行为进行防卫时,采取的手段过于严重,造成过度损害,但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自卫合法权益而行动,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5、防止他人依法执法。在防止他人违法侵犯的同时,误认为对方是不法侵害人员,采取抵抗行为,但在公安等执法机关出示执法证件后立即停止,并积极配合,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6、夺取危险物品等。在救援和处理突发事件时,为避免更大的危险影响,采取一定措施夺取危险物品等,符合法定情形规定,则不承担刑事责任。
    人道主义介入在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中是否适用?人道主义介入是指为了救助他人或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为。如果采取人道主义介入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下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采取人道主义介入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仍然需要承担可能的刑事责任。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因此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此之前需要经过合法程序的审查和认定,并符合法定情形的具体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