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经济适用房与拆迁安置房的区别及优缺点分析
释义
    安置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主要区别在于申请条件和房型概念。安置房适用于危房困难户和住房特困户,申请人必须满足一户一宅、无其他自有房产等条件。经济适用住房则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价格适中,建筑标准不能削减。安置房是政府为被拆迁户提供的房屋,而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出资扶持的社会保障住房。
    法律分析
    1、申请条件不同:
    (1)安置房的申请条件根据《暂行规定》,安置房对象为危房困难户和住房特困户。危房困难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申请人具有辖区户口,年满18周岁;符合“一户一宅”的条件,即一户只拥有一处住房,在辖区内没有其他自有房产的。
    现居住的房屋系申请人所有且权属清楚,没有产权纠纷。
    现居住的房屋经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为D级并经有关部门确认。
    (2)经济适用住房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住宅;要体现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卫生、便利的原则;布局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使用功能要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建设标准要根据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结合市场需求确定。
    现阶段,经济适用住房的来源主要有三种:
    由政府提供专项用地,通过统一开发、集中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
    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拟作为商品房开发的部分普通住宅项目调整为经济适用住房;
    单位以自建和联建方式建设的,出售给本单位职工的经济适用住房。
    2、房型概念不同
    (1)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
    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也包括征拆迁房屋的农户。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政府尽可能新建更多的安置房,不断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2)经济适用住房,常简称为经适房,等同于国宅;指由中国政府出资扶持的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两方面特点的社会保障住房。
    所谓经济性,是指住房的价格相对同期市场价格来说是适中的,适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
    所谓适用性,是指在房屋的建筑标准上不能削减和降低,要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另一种出租为主的国宅政策称为廉租房。
    结语
    安置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在申请条件和房型概念上存在差异。安置房主要面向危房困难户和住房特困户,要求申请人满足一户一宅条件且房屋权属清楚,经过安全鉴定确认。而经济适用住房则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住宅,要体现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卫生、便利的原则。在房型概念上,安置房是政府为被拆迁住户建设的房屋,而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出资扶持的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社会保障住房。两者在满足不同需求的同时,都是为了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五章 交付 第三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时设置样板房的,应当说明实际交付的商品房质量、设备及装修与样板房是否一致,未作说明的,实际交付的商品房应当与样板房一致。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章 销售条件 第十二条 商品住宅按套销售,不得分割拆零销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 广告与合同 第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发布的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所明示的事项,当事人应当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