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走私罪立案金额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走私罪的立案金额标准是涉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根据偷逃应缴税额的大小,判罚也不同。走私罪的常见问题包括走私犯罪的故意内容及定罪、走私罪中的罪数问题,以及走私淫秽物品罪的牟利或传播目的要求。走私罪对我国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有负面影响,判罚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法律分析 一、走私罪立案金额标准是什么? 走私罪立案金额标准是:涉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走私罪的处罚为偷逃应缴税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中“偷逃度应缴税额较大”(有期徒刑3年以下或拘役);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巨大”(判处3—10年);偷逃应缴税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偷知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判处10年以上)。 二、走私罪的常见问题都是什么? (一)走私犯罪的故意内容及定罪: 1、如果行为人对于走私的对象其内容是不明确的,主观上存在“概括的故意”, 即无论走私什么都在行为人的故意范围之内,则以实际走私对象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但行为人主观上已经有了明确的走私具体对象的故意,实际走私对象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不一致的,应按认识错误处理。 第一,行为人具有犯轻罪的故意但是却造成了重罪的结果的情形,如行为人误以为是普通货物、物品而走私,结果却走私了淫秽物品或者文物。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第二,行为人具有犯重罪的故意,但是却造成了轻罪的结果的情形,如行为人误以为是核材料而走私,结果却走私了普通货物、物品,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行为人主观上虽然具有走私核材料的故意,但是客观上却没有产生核材料被走私的结果,连走私核材料的客观危险性都不具备,所以,不能仅仅根据其主观意图就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走私核材料罪。 (二)走私罪中的罪数问题: 1、走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2、武装掩护走私的,以走私罪从重处罚 (三)走私淫秽物品罪需以牟利或传播为目的——自己观赏不构成犯罪,之所以对走私淫秽物品罪要求以牟利或传播为目的,主要在于,此类目的会导致淫秽物品的扩散。 走私罪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行为,这对于我国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负面的作用。依照走私罪案件涉及的金额以及对社会造成影响的恶劣程度不同,对犯罪嫌疑人给予的判罚也就不同,需要根据按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结语 走私罪是一种性质恶劣的犯罪行为,对我国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有着负面影响。根据走私罪案件涉及金额和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对犯罪嫌疑人的判罚也会有所不同。在处理走私罪案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走私罪的打击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共同打击走私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六条 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五条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七条 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