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
释义 |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判刑为: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法律责任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故意破坏他人财产罪量刑标准 一、故意破坏他人财产罪量刑标准如下: 1、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公私财物,但破坏特定公私财物,刑法另有规定的,应依规定处理; 2、客观要件。毁灭或者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本罪要求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否则按一般违法行为处理; 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 4、主观要件。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四、什么是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即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实施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从而构成的犯罪。 五、损毁他人财物罪追诉期如下: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综上所述,故意破坏他人财产罪量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损毁他人财物罪必须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毁灭或者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当事人必须是年满16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 三、什么行为会判死刑? 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国家政权,投敌叛变,或者带领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行为等。纵火、投毒、决水、破坏交通工具,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非法买卖、制造枪支、炸药、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战时临阵脱逃的、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驾驶航空器、舰船叛逃的、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勾结敌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以上行为,基本上都会被判处死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四十六条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