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决下来,如何把钱给对方? |
释义 | 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可以通过法院账户、直接交付或协商确定交付方式将钱交给对方。判决书生效时间根据判决书内容而定,一般为判决书送达后十五日。如果被告不履行支付义务,可以凭判决书申请强制执行,有效期限为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二审判决则以二审判决日为生效之日,申请执行有效期限为二审判决之日起两年。 法律分析 判决书下来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将钱交给对方: 1、把钱打到法院的执行款账户,同时可以与承办法官联系,通过法院进行转交给对方; 2、直接把钱给对方,让对方出具收条,或者通过转账的方式转给对方; 3、可直接与对方协商,双方确定如何交付,然后按约定时间进行交付,交付后让对方出具个收条,以此为凭证。 判决书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的实效具体为: 1、一审判决以后,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为上诉期,未上诉的,十五日过后就生效; 2、根据判决书会说明被告的给付时间的,一般表述为判决生效之日起或判决生效之日之内支付多少钱; 3、判决书说明给付日期,判决生效。届时被告不履行支付义务的,即凭判决书;强制执行申请书到该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有效期限为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 4、二审判决略有不同,从二审判决时即为生效之日。凭一审和二审判决书,以及强制执行申请书到一审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有效期限为二审判决之日起两年。 拓展延伸 执行法院判决后的款项支付程序 执行法院判决后的款项支付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当判决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判决书中的要求,共同确定支付的具体金额和方式。其次,支付方应当及时履行支付义务,将款项支付给对方。为确保支付的安全性,建议使用银行转账或支票等正规支付方式,并保留支付凭证作为备案。同时,双方可以协商约定支付的具体时间和分期支付方式,以便更好地满足双方的实际需要。最后,如果支付方无法按时支付或拒绝支付,对方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等法律手段来保障自己的权益。总之,执行法院判决后的款项支付程序应当遵循判决的要求,确保款项的及时支付和安全性,以实现法律的效力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判决书,当事人在款项支付程序中有多种方式可选择:一是通过法院执行款账户支付,并与承办法官联系;二是直接支付给对方并取得收条或通过转账方式支付;三是与对方协商确定交付方式,并在约定时间交付后取得收条作为凭证。判决书生效后,被告应在判决生效之日起或判决生效之日内支付款项。如被告未履行支付义务,可凭判决书及申请执行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有效期为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执行法院判决后的款项支付程序应遵循判决要求,确保支付安全和及时性,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