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事故中,如何计算各项赔偿金额? |
释义 | 法律分析:对于工伤事故,国家法律有规定赔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疗费用,即工伤人员因治疗、康复所需的医疗费用;二是住院伙食补助,即工伤人员在住院期间因伙食支出的补助费用;三是工伤津贴,即工伤人员因暂时或长期丧失劳动能力而发放的生活费用;四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即对于因工致残的工伤人员,一次性支付的补助金;五是死亡补助金,即对于死亡工伤人员的家庭支付的福利补助。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康复费、医疗费、探视交通费、伙食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死亡补助金、工亡待遇、烈士子女教育金。 2.《劳动能力鉴定暂行规定》第八条:根据伤残等级,在一定的基础上按照当地平均工资和工龄,给予一定比例的生活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用人单位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标准,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致使三人以上死亡或者十人以上重伤、轻伤,负有重大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规定,分别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轻伤罪定罪处罚。 由以上法律规定可知,在工伤事故中,各项赔偿金额是由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死亡补助金等构成的。同时,对于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中负有重大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国家法律还规定了相应的刑事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