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虐待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
释义 | 法律分析:虐待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1、虐待罪的主体要件是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 2、主观要件是故意; 3、客体要件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 4、客观要件即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 一、遗弃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遗弃罪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受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仅限于年老、年轻、生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禁止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和遗弃。并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负担能力,侵犯了年老、年轻、生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往往对受害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被舆论鄙视,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因此,与被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年老、年轻、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但拒绝扶养,情节恶劣;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有法律义务和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法律上没有支持义务,彼此之间没有支持关系,就不会有遗弃的问题; 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也就是说,知道自己应该履行赡养义务,拒绝赡养。拒绝赡养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把老人当成负担而抛弃;有的借口离婚后不抚养孩子:有的为了创造再婚条件而抛弃孩子;有的为了强迫对方离婚而抛弃妻子或丈夫。总而言之,遗弃者都是出于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私其他卑鄙动机。 二、民法典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民法典没有规定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刑法中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