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诈骗罪是指以欺骗手段,使他人误认为事实并由此产生错误意志,使他人处于误认状态下,获取其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主要包括三个要素: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 首先,行为要素指的是诈骗犯罪行为的完成形式。一般来说,诈骗犯罪行为可以是言语、行为、文字、电信等形式。 其次,结果要素指的是诈骗犯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被害人的财物被骗取。 最后,因果关系要素指的是诈骗犯罪行为和其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诈骗犯罪行为是导致被害人财物被骗取的直接原因。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犯罪人有犯罪目的,或者明知会发生犯罪结果而予以实施;过失是指犯罪人没有犯罪目的,但是由于粗心大意、玩忽职守或者其他过失原因而实施了犯罪。”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条规定:“犯罪以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为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