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夫妻一方离婚后生活困难应在何时向另一方提出离婚经济帮助 |
释义 | 离婚中,经济困难的一方可要求对方提供帮助,具体办法可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对方不给离婚协议赔偿款可申请强制执行。离婚补偿标准包括过错程度、认错态度、经济能力、精神伤害严重程度和受害人经济状况等因素。 法律分析 一、离婚一方经济困难怎么办 离婚一方经济困难的办法是要求另一方进行帮助。 帮助的办法可以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可以以个人财产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有困难的一方进行协助。但是,不能将一方对另一方的经济帮助,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相混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离婚协议赔偿款对方不给怎么办 离婚协议赔偿款对方不给的处理办法为: 1.离婚协议或判决书约定的补偿,是必须执行的,如有违反,则协议离婚的可诉讼要求给付判决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判决离婚的,判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2.在执行过程中,究竟有无财产,要看具体情况,一是法院有办法查询其财产情况,二是法院会采取适当强制执行督促执行,三是确实暂无财产,则案件暂时无法执行,但发现对方有财产时,仍可以恢复执行,不会过期。 三、离婚补偿标准 离婚补偿标准: 1.过错程度 过错程度可以通过过错方侵权的手段、场合、次数和持续时间等反映。 2.认错态度 过错方的事后态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的精神状态,如果过错方于事后积极承认错误并积极抚慰受害人,努力取得受害人的理解,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必将减少并易于克服。 3.过错方的经济能力 过错方的经济能力是比较容易衡量的一个标准,尤其是考虑到我国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相对偏低的现实,应着重考虑过错方经济能力这一因素。 4.精神伤害的严重程度 不同性别、年龄段、性格的人对精神伤害的抗击能力和恢复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同样的过错行为,在不同的受害人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 5.受害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 受害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不仅影响着一定数额的赔偿金能否达到他(她)的预期,达到抚慰的目的,有时甚至影响到受害人及其子女以后的生活。 结语 离婚一方经济困难可要求另一方帮助,可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实施。离婚协议赔偿款对方不给可申请强制执行。离婚补偿标准包括过错程度、认错态度、经济能力、精神伤害严重程度和受害人经济状况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法院会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合理赔偿并达到抚慰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七条 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