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隐藏犯罪所得数额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之间的,将依法定罪处罚;而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或者十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法律分析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的认定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第(一)项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第(二)项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拓展延伸 犯罪所得数额认定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南是什么? 犯罪所得数额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所得是指犯罪行为产生的经济利益,包括直接取得的款项、财物,以及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利益。在实践中,法院通常会参考相关司法解释和相关案例进行认定。此外,还有一些实践指南,如《关于犯罪所得数额认定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于犯罪所得数额的认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综合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南,法院在犯罪所得数额认定时会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包括财务记录、资产变动情况等,以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认定,根据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定罪处罚。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在实践中,法院会参考相关指导意见和案例,综合考虑各种证据,确保认定结果准确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