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纠纷法院出示了调解书,原告能再次起诉吗? |
释义 | 原告撤诉后仍可再次起诉,但需注意诉讼时效,案件受理费减半由原告承担。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解释,撤诉视为未提起诉讼,不中断诉讼时效;原告享有再次起诉权,但离婚案件需遵守六个月起诉限制。 法律分析 在民间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双方私下达成了某种和解或者原告因个人原因需要撤诉的情形,但是事后可能和解未能达成或者原告需要再次起诉,那么原告在撤诉之后还能够起诉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撤诉具有以下法律后果: (1)原告起诉后在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前撤诉的视为没有提起诉讼,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2)原告享有再次起诉权。即原告撤诉后,在诉讼时效内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因此,撤诉之后,原告还是可以再次起诉的,但是要关注诉讼时效,以免因撤诉导致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了胜诉权。同时要注意,撤诉的案子诉讼费虽然减半收费,但是全部由原告承担,无形中增加了诉讼成本。法律依据:《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四条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 拓展延伸 调解书是否对原告的再次起诉产生法律效力? 调解书在民事纠纷中具有法律效力,其作为一种法律文书,经由法院出示后,具备约束力。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应当履行协议内容,并且调解书的内容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一旦原告在调解书生效后再次起诉,法院将会对其再次起诉进行审查。如果原告违反调解书的约定,法院可能会拒绝受理其再次起诉的请求,或者对其起诉进行驳回。因此,原告在考虑再次起诉前,应当认真履行调解书中的协议内容,以避免可能的法律后果。 结语 撤诉后原告仍可再次起诉,但需注意诉讼时效,避免超时。撤诉案件受理费减半,由原告承担。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违反可能导致驳回起诉。建议原告履行调解协议,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一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 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