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驾在刑法中如何规定? |
释义 | 《刑法》对酒驾的处罚标准及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酒驾致重伤、死亡或财产损失的,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者可处更重刑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对交通肇事逃逸做出了具体规定。酒驾的认定需基于实际血液酒精含量,只有达到醉驾标准才能追究刑事责任。判决处理需根据涉案违法事实后果严格判断。 法律分析 一、《刑法》关于酒驾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刑法》关于酒驾的处罚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交通肇事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交通肇事的逃逸认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酒驾的处罚是需要根据实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进行认定的,如果未达到醉驾的标准,那么是不适用于《刑法》处理的,只要在达到醉驾后才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情况需要严格基于实际的涉案违法事实后果来进行判决处理。 结语 酒驾是一项严重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交通肇事罪和交通肇事后逃逸等恶劣情节,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认定醉驾,并根据实际的涉案违法事实后果进行判决处理。我们应当强调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酒驾行为,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