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产品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有什么
释义
    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一)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
    1、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2、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4、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5、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6、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7、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二)间接侵权行为:
    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通常是为直接侵权行为制造条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1、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
    2、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一、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管辖
    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十九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条是关于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管辖的规定。
    侵权行为,是指加害人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行为。侵权行为地,包括侵害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根据本条规定,侵权行为发生后,受害人既可以向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诉讼的,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只要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侵权结果地在中国领域内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诉讼管辖权。
    与合同案件的法定管辖只会限于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法院不同,有些侵权案件的侵权行为实施地或结果地可以特别广泛。
    二、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
    侵权责任适用《民法典》相关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1、侵权行为的一般诉讼时效
    《民法典》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对侵权行为同样运用。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为3年,超过这一期限,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利益的权利。
    2、侵权行为的特殊诉讼时效
    《民法典》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在一些特别法中对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也不尽相同。《产口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爱到损害时起算”。《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在处理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要注意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运用法律原则,不能完全运用《民法典》的规定。
    3、侵权行为的最长诉讼时效
    侵权行为的最长诉讼时效,在《民法典》规定为20年。在《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用户之日起,消费者满10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