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法律主观:
1、刑事案件中,为了核实案情的需要,一般需要出示身份证。
 一来,便于及时联系,进一步了解案情。二来,可以有效遏制一些人随便报警,干扰警察工作。
 以公司的名义报警的,也需要报警者提供身份证明、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以便及时出警和立案。
 2、民事案件中,立案需要身份证。这样可以确认原告的身份,还可以判断原告是否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原告为法人或个体工商户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其他组织应提交证明其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