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卖假酒构成什么罪
释义
    法律分析:故意销售假酒可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故意销售假酒符合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包括: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财产权;
    4、客观方面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
    一、犯生产有毒食品罪怎么处罚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构成:
    (一)本罪的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秩序和广大消费者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二)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
    (三)本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本罪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在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之行为,或者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仍然予以销售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如果有以上行为,造成受害人死亡、中毒或者健康受到损害,在量刑时作为量刑情节适用。 (四)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二、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构成要素?
    构成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要具备以下要件:
    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三、销售有害食品罪的犯罪条件是什么
    销售有害食品罪的犯罪条件是:
    1、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即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权利;
    2、客观方面,客观上,本罪表现为行为人在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销售食品中掺入有害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知道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行为。所谓食品,是指供人食用或饮用的各种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无论是否造成危害后果,即构成既遂;
    3、主体方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单位和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包括合法的食品生产者、销售者、非法的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
    4、主观方面,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一般是为了获取非法利润,过失不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7: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