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吗
释义
    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可以作为民事诉论主体。行政机关是国家赋予权力负责公共管理的组织,其算机关法人,其也是民事诉讼的主体,因为行政机关所做的决定负民事责任。行政机关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参与民事诉讼,原因之一在于行政机关虽然是国家授权组织,其具有公共管理权力,但是也是机关法人也需要做出民事行为,既然能为其做出的民事行为负责,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第二在于行政机关可以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诉讼,是人民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现,新政机关在人民大众的监督下,在法律的规范下,才能保证公正廉洁,保证自身队伍的公正性廉洁性,做人民信任的行政机关。
    一、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是
    一、行政机关调解或处理相关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申请起诉或者仲裁。也就是说针对民事纠纷事件行政机关所做出的行为,当事人即使有存在异议也不能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只能是通过向法院起诉等形式来提出。二、行政指导行为是没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指的是相关行政部门用建议咨询等途径让当事人去进行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管理效果的一个过程,这一种不属于权力性的行为,趋向于灵活和自愿,是没有任何强制措施的。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出判断,而不需要一味地服从,这种行为当然也就不能提出行政复议了。反之,如果行政机关在这个过程中用了威逼利诱等方式来强迫或诱导当事人,像这样的行为具有强制力当事人就可以申请复议。三、针对私房政策问题行政机关所做出的相关处理。此类问题属于历史的遗留问题,不属于人民法院的管辖之内,因此当行政机关对此作出一系列的措施时,当事人也是无法向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行政复议的。四、行政机关发布能重复使用的行政法规,面向群体为不特定的人群。例如国务院发布的法规就是行政法规,地方政府对外发布的规章制度也同样是如此。这种行政法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特殊群体而发布,相反是面向大众的规章制度,而且可以重复性的使用,属于一种决定或者命令。就算当事人存在异议,也是不能提出复议。五、内部行政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对内部人员作出的处理,例如公务员被作出处分的措施,即使当事人不服也是不能提出申请复议,只能是依照法律法规的途径来进行申诉。
    二、我国行政机关监督类型
    1、政党监督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政党监督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其次是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处于核心地位,是实施其他各种行政监督的根本保证。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又称为立法监督,即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3、国家司法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是指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手段和程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的监督。在我国,国家司法机关监督是指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侦查、审判而实施的监督。4、社会团体监督在我国,社会团体监督是指人民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5、人民群众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各种形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6、社会舆论监督。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介所形成的社会舆论在监督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具有特殊作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0:49